迷情鎮(zhèn)遠


發(fā)布時間:2014年11月15日 文章出自:地理社區(qū) 作者: 荷塘風月 

標簽:

2010年4月17日星期六這天,一位叫荷塘風月的男人來到鎮(zhèn)遠,住在祝圣橋橋頭的望江樓客棧。在房間外的觀景陽臺上小憩,一杯綠茶,一河碧水,一堤垂柳,一山幽谷,一橋無聲,茶幾對面的藤椅上空缺一人,從此自稱六缺一居士。

游走鎮(zhèn)遠,一眼望不到盡頭的江岸民居,一風吹不去的楊柳溫柔,一天也逛不完的深深城巷,一舟泛不動的舞陽碧色,喜歡鎮(zhèn)遠,從此時開始。

祝圣橋上人來人往,翻閱古鎮(zhèn)的歷史,每一個人,看到的鎮(zhèn)遠是不一樣的,如果每個人都把印象里的鎮(zhèn)遠說出來,說得清的,說不明的交錯重疊在一起,就成了一座迷情的鎮(zhèn)遠。相機此時成了多余的行李,心中的鎮(zhèn)遠,再牛的相機也攝不清楚我的迷情??窗桑呖椎淖J?,迷失了多少顆心,要不怎么有七顆倒放的心,浸在舞陽河水中,百年如斯,再也正立不起。

舞陽河邊,在古色古香的徽派民居后院,三五成串的大紅燈籠之下,一桌撲克,兩桌麻將,三四碟風味小吃,幾杯竹筒米酒,游船泊在河岸,天空無雨又無云,十分的好景,切勿久看,否則將深度昏迷。

不時,有火車從另一個時空而來,奔馳之音,把我從夢幻里喚醒,想起此刻遙遠的城市,心里忽然有種不想回去的念頭。

18日早晨,濃霧深鎖石屏山,舞陽河谷,青龍洞建筑群間有霧氣游動。趁著人少,進入景區(qū)。古建筑群坐落在中和山上,面臨綠水,背靠峭壁懸崖,道、儒、佛三種宗教的寺廟同存,就建在山腰,巧用巨巖、洞穴,各得其位,采用“吊”、“借”、“附”、“嵌”、“筑”等多種工藝,在一段懸崖上筑出中元洞、紫陽洞、青龍洞、萬壽宮等一片亭臺樓閣,獨特、奇?zhèn)?、構思奇妙、布局精巧細致。危樓高構山之巔,水微茫蒼掛檻前,青龍洞建筑群貼壁臨空,五步一樓,十步一閣,翹翼飛檐、雕梁畫棟,相望石屏山,把祝圣橋,舞陽河,鎮(zhèn)遠縣城盡攬入懷,是為數(shù)不多的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典范。流連其中,回環(huán)往復拍照,一個早上悄然過去,電池用盡,意猶未盡地離開。

下午,小憩之后,走訪古老的四方井巷。老巷子里沒有遇到行人,老舊的磚墻,停留在工匠最先安排的位置,一守已過百年。之后在巷子盡頭沿盤山小道上石屏山,去看苗疆長城。自幼在山區(qū)長大,翻山越嶺是常有的事,這次登山難免有點心慌,山體為整體巨石,如同石頭屏風,九十度直角向上矗立,山路旁邊,多有一眼望見山谷底的地方,多看幾眼,有些頭昏目眩。

到達有“南方長城”美稱的苗疆城墻,看見群山蒼茫崔嵬,白色的壁崖帶來歲月變遷的滄桑感。這南方長城,大量使用條形大石堆砌而成,石屏山陡峭險要,當初的山路比這更難走,這石頭是怎么運上去的,著實讓人驚嘆。山上正修觀景涼亭,七位農民工在山頂?shù)膽已马斏蟿谧?,他們站在高山之巔的涼亭頂上,忙這忙那,未見身上拴著安全繩,不由笑嘆,高手在民間,阿迪力也只能算一般風味小菜。

鎮(zhèn)遠是座寧靜的城市,這里的生意人也很有境界,價格高低不談,少見市儈的面孔,不拉客,不搶客,不跟客,去留隨意,盡可挨家尋訪過去,覓喜歡的處所。

喜歡坐在觀景陽臺的藤椅上看祝圣橋,打開電腦,敲打下零散的思緒。不時停住思想,讓大腦一片空白,什么都不想,在我著迷的《夕陽山外山》里,睡著了。祝圣橋橋體上的青綠藤條,草草菜菜,恍惚攀爬過來,在我的身上生長,吐芽展葉;舞陽河的粼粼水波注入心里,陽臺上生出許多的柳條,絞結幻化成一個曼妙的影像。醒來時萬家燈火,一月當空,夜色空濛,青龍洞山上傳來野鳥的叫聲,燈火淡黃,不想再睡,慢飲度今夕,煙月付蒼茫,直想獨飲這一江夜景到天明。

一座城市,走過了數(shù)百年,歷史在這里沉淀,繁華過,喧鬧過,而今平靜了,成熟了,就如一位經(jīng)歷跌宕的男人,魅力也在起伏其間寫就。一個人,走很遠很遠的路,靈魂也才會安定下來,那時,不管你心里的財富是奇特雄偉的青龍洞建筑群,還是一眼平實普通的四方井,安然的靈魂中都會有一泓碧水向前流淌,懂哪里是自己的航道,哪里是自己的碼頭,也懂哪里會是自己最美的風景。

版權聲明

凡中國國家地理網(wǎng)刊登內容,未經(jīng)授權許可,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經(jīng)本網(wǎng)書面授權的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。違反上述聲明的,本網(wǎng)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
要評論?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,您也可以快捷登錄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