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秘南京伊村的毛澤東“專列行宮”(下)


發(fā)布時間:2014年11月17日 文章出自:用戶投稿 作者: 徐儉 

標簽: 紀實照片   文化苦旅   世事雜談   

在建設這條專用線的同時,依照地形還配套建設了3幢住房。其中離站臺最近的叫“1號樓”(其實是平房),是專為毛澤東下榻的。上面照片是它正面的局部。你看,近半個世紀的建筑,飽經(jīng)風雨滄桑,但是依然堅固。墻上的石刻銘牌共有五行文字,不妨實錄如下: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、伊村飯店、南京市人民政府、二O一二年三月公布、南京市人民政府立。


這張照片顯示的是專用線站臺與“1號樓”的關系位置,即透過兩棵柏樹和帶有扶手的樓梯,所看到的平房就是“1號樓”。它共有九個房間和一座防空洞,磚混結構,青磚青瓦,坐北朝南,外觀看起來很普通,里面的格局則是按照當年東郊賓館1號樓的標準裝修的。鐵軌一直向東的盡頭,就是上篇說到的專列防護坑道。

怎么確定“1號樓”的坐落位置呢?還有一個故事:當年許世友為了主席駐地的安全,專門叫來一個戰(zhàn)士,站在站臺下的鐵軌處,向北投擲手榴彈,然后測量鐵軌至落彈點之間的距離,而后才確定了“1號樓”的具體坐落。


“1號樓”在專用線站臺的北邊,地勢比站臺要高出許多,并建有護坡式圍墻。在圍墻的中間位置,開了一個口子,是通往站臺的樓梯,樓梯兩邊還有鋼管扶手。我想,這個位置,應該是專列中毛澤東的那一節(jié)車廂,在停車時所對應的位置。上面這張照片可以看出,毛澤東從專列車廂下車后,由此臺階上來,然后向右拐百十米,就是下榻的“1號樓”了。


還是老規(guī)矩,M9 35mm的低調配置。為了呈現(xiàn)“1號樓”的全景,我退到圍墻根,拍了3張接片。


這是從西向東拍攝的“1號樓”的東半部分,也是最主要3個房間。從照片的左邊起,第一個窗戶是小會客室、第二個窗戶是書房兼辦公室、第三個窗戶就是下榻的臥室。


還是從西向東拍攝,這是建筑的西半部分,有餐廳等房間。照片上看到的突出部分,是正門和緩沖間。

打開正門,可以看到緩沖間和二道門,然后里面就是大會客室。門的木質非常好,大門表面經(jīng)過40多年風雨侵蝕,雖然已經(jīng)退色斑駁,但是仍然結實在用;而大門背面油漆基本完好。銅制的把手開始銹蝕,水磨石地面看起來還是那樣精細。

緩沖間也是衣帽間,這是它的西側。照片左邊是大門,右邊是二道門和大會客室。

進入大會客室,我由北向南拍了一張,可以看到二道門和緩沖間。

再由南向北拍攝一張,你看,大會客室里的大沙發(fā)有四個坐墊,很氣派。

上面照片顯示的是大會客室東北角的門,出門一條走廊向東,通往小會客室、書房、下榻的臥室。

這就是臥室,是整個建筑最東邊的第一個房間。我是從南向北拍攝的。往上一看,房間很高,墻皮有點兒脫落;北面透過門框看到的毛玻璃大窗戶,是衛(wèi)生間。照片左邊的門,是通往書房的。也就是說,必須經(jīng)過書房,才能進入臥室。

關于毛澤東最后這次到南京,有兩種說法。一種說法是:1971年9月11日上午,毛主席在上海緊急召見許世友等人,秘密談話近兩小時。下午,他突然發(fā)車離滬北上,并決定經(jīng)停南京。許世友又趕緊從上海急飛南京,并于16時左右抵達南京后,立即趕往伊村的專列站臺,恭候毛主席的到來。毛主席再次接見了許世友,密談約一個小時。由于當時的局勢,毛主席并沒有住進專門為他準備的“行宮”。專列在伊村停留不長時間后,便連夜直開北京了。另一種說法:許世友從上海趕回南京,然后到車站接毛主席。專列18點35分抵達南京站,停車15分鐘。不過,專列并沒有開往伊村。毛主席讓汪東興見了許世友,并說:“毛主席昨天晚上沒睡,現(xiàn)在休息了。毛主席還說,到這里就不下車了?!?.....

由南向北拍攝,這是書房兼辦公室。它是東邊的第二間,與下榻臥室有一個門相連通。它的北邊偏西有一個門,出門就是走廊。

從書房出來,站在走廊向西拍攝,照片左邊的雙開門就是小會客室,它是這棟建筑東邊的第三間,東邊是書房,西邊緊挨著大會客室??梢钥匆?,走廊向西,正對著大會客室東北角的門。遠處屏風遮擋的門,是大會客室西北角的門。

在走廊的北邊有一個門,這是向北通往防空洞的通道。上面照片黃色的門,就是防空洞入口。下圖是防空洞里面的階梯通道和防護門。


照片上屏風遮擋的地方,是大會客室西北角的門。進門左邊一間,就是餐廳。

這是屏風的局部,題款有:畫于揚州,甲午......。今年正好甲午年,那么,這屏風的年代,應該是36年或者48年前的甲午年吧。

我們再到“1號樓”的背面看看。這是從東向西拍攝的,照片左邊第一個窗戶就是下榻臥室的衛(wèi)生間;有臺階的鐵欄桿處就是通往防空洞的通道。

煙囪處是冬季燒暖氣的鍋爐房間。據(jù)說,夏季用的空調系統(tǒng)是當年從美國進口的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我還記錄一些感興趣的細節(jié):

雙層鋼窗,銅制把手。

室內木門上部的氣窗也是銅制的插銷。

主臥床墊上的印記,還標有一九七三年......。

建筑一角的現(xiàn)狀。

標有五角星的雨水設施。

從上圖可以鳥瞰全貌:從下往上,第一個黃色標記是滬寧鐵路,第二個標記是專列站臺,第三個標記是“1號樓”,第四個標記是專列的防護坑道口。

這是整個“專列行宮”大院的進出大門,“伊村飯店”四個大字不知出自那位名家大師。大門只有牌樓,沒有實體大門,現(xiàn)在暢通無阻。

從312國道(玄武大道)下來,一路都有指向牌,這是進入伊村飯店的三個指向牌之一。現(xiàn)在飯店的餐飲住宿都對外開放了,您不妨周末去一游,在享受森林呼氣的同時,感悟歷史的遺存,感悟那個年代的故事。

是?。∽叱鲆链?,驀然回首,隨著歲月的變遷,“專列行宮”原來那神秘的面紗已經(jīng)不復存在,當年戒備森嚴的軍事禁區(qū)也變成了文物保護單位,而上個世紀的那段歷史,連同它的建筑遺跡,卻令人遐想---探秘......

版權聲明

凡中國國家地理網(wǎng)刊登內容,未經(jīng)授權許可,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經(jīng)本網(wǎng)書面授權的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。違反上述聲明的,本網(wǎng)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
要評論?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,您也可以快捷登錄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