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編:縫隙里的鄉(xiāng)愁


發(fā)布時間:2018年01月16日 文章出自:用戶投稿 作者: 杜建群 

標簽: 社區(qū)推薦   風土人情   

獨步說手工工藝潛隱于物件上的溫情與靈魂,那是難以在流水線復制的商品上嗅到及觸摸到。

初遇李大師竹編是在2017紅博會上,得知那一個個猶如工藝品般精致的作品出自于李大師手時,完全震驚。淺顯交談,知曉李大師竹編原料來源于自己種植的數十畝竹林,心下不禁神往:數十畝竹林,碧波翠濤,龍吟瀟瀟,鳳尾森森,何等超然,何其安詳……

竹編,沉淀時光的詩意

李年根——新余市級非遺竹編傳承人,現年58歲,分宜洞村南村人,祖輩都以竹編為生,至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。李年根9歲時便開始隨爺爺竹編學藝,日復一日,近50載竹編之路,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編織出了濃濃的鄉(xiāng)愁!

故鄉(xiāng)的風情,先祖的技藝,隨著時光流傳到李年根手里,于他而言,竹編不僅僅只是一門討飯碗的手藝了。細細薄薄縱橫交織的竹篾,翻飛穿梭的都是心中說不盡道不明的來來回回情絲,一絲又一絲……

采伐竹子

在李年根的家里,桌子上擺放著十幾個竹編觀賞籃,有的中間還用染色的篾片編出了“喜”字。一個提籃上,布滿了一朵朵梅花,這些梅花全部都是用細細的篾片編織而成。一個嬰兒搖床,外圍由細細的篾片編織而成十二生肖。無論是串聯的細線,還是緊緊相連的花瓣,或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,就像是繡上去的一樣。每一件竹編工藝都可以用精美絕倫來形容。

這嬰兒搖床耗時七個月之久,細微之處見精致

看到這些構圖精致的竹編工藝品,你很難想象李年根本人并未讀過書,識字也有限,只是憑著自己對竹編技藝的匠心追求,使得竹編這種“草根技藝”成功從日常用品發(fā)展成藝術品。

竹編,縫隙里的歲月清韻
竹編工具

一件竹編工藝制品,包含構圖、選竹、劈篾、編織、上色等一系列流程,每一步都異常復雜,所有的活都體現在手上。

竹編工具主要有篾刀、刮刀、勻刀、夾子、鋸子、錐子。竹編的工藝流程是先選材,根據不同的竹器選用不同的竹子,然后采伐竹子,采伐后,把竹節(jié)削平,用篾刀剖開,再剖成細篾,剖篾是基本功,篾條剖好,然后刮去表層,刮得大小均勻。

破竹
刮篾

竹篾加工好之后就要根據所編器物的情況運用不同的編織手法編織。編織過程中,全憑雙手讓根根竹絲依胎成形,所有接頭之處都做到藏而不露,宛如天然生成、渾然一體。一個精致的籃子往往需要二三根竹子,耗時一個多月。李大師說,明年打算著手編織北宋畫家張擇端精品《清明上河圖》。除了期待,筆者簡直無法用語言去表達對李大師的欽佩之情。

籃子里的兩青蛙,細微之處可見李大師是位充滿情懷的藝人

竹編做為一門古老的技藝,應該在當代繼續(xù)傳承和發(fā)揚。李年根說早年他曾有二三十個徒弟,可因為做這行清苦,市場需求少,沒有政府扶持,后來徒弟們?yōu)轲B(yǎng)家糊口全都離開去外地打工了,唯獨李年根還在堅守著這份手藝。空余時間,李年根會走近各學校的學生中,帶領他們學非遺,長知識,以激發(fā)孩子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興趣。

匠人,最是耐得住寂寞和時間;或許在浮躁的現實里,我們內心深處需要的就是那種精神力量吧。

器物有魂魄,匠人自謙恭。守得住那份寂寞,耐得了那份平淡,敵得過那些歲月,礙得了那些磨難。一顆匠心,成就一代匠人,只有在堅持的道路上不斷追求,才能無愧于“大師”兩字,期待來年李年根大師《清明上河圖》的杰作!

版權聲明

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,未經授權許可,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。違反上述聲明的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
要評論?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,您也可以快捷登錄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