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古忠孝“兩不全”


文章出自:中華遺產 2011年第04期 作者: 張程 

標簽: 歷史拾遺   風云人物   古代生活   

在中國古代的普世價值觀里,“忠”、“孝”二字絕對占據(jù)了主流。作為意識形態(tài)里的崇高標準,許多人將其作為畢生追求。多少農家子弟保家衛(wèi)國、慷慨赴難,就是為了一個“忠”字;多少柔弱女子一輩子辛勞操持、任勞任怨,就是為了一個“孝”字。

康熙皇帝曾賜給他的老師高士奇一塊“忠孝節(jié)義”匾,后來又賜他一聯(lián)“忠為表,孝為里,言有物,行有恒”——這樣的評價不知羨煞了多少旁人,后人也認為這是康熙給予高士奇的最高榮譽?;实鄣睦蠋熒星胰绱耍瑢ζ胀ㄈ藖碚f更是自不待言,如果能得到朝廷的旌表或追認,那簡直是九族之幸,其所獲得的聲譽絕不亞于今天的“道德楷模”。

責任編輯 / 薛立若  圖片編輯 / 余榮培 

版權聲明

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,未經授權許可,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。違反上述聲明的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
要評論?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,您也可以快捷登錄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