餐桌上的王者
筷子如何戰(zhàn)勝刀叉


文章出自:中華遺產 2009年第07期 作者: 丫米 林川 

標簽: 文化遺產   

“莫言筷箸小,日日伴君餐,千年甘苦史,盡在雙筷間?!敝袊擞稳杏杏嗍褂玫目曜樱谖鞣饺说氖掷飬s難以駕馭。而西方人慣用的刀叉,其最早誕生地卻是在中國。那么,在中國人的餐桌上,為什么最終選擇了筷子,而不是刀叉?筷子的使用,又給中國人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呢?

并非西方專利:

中國古代也用刀叉

1995年10月,在位于青海省海南州同德縣的宗日遺址14號灰坑中,出土了一把骨質餐叉,骨叉為三齒狀,由把部和叉頭兩部分組成。隨之出土的還有骨質餐刀和餐勺,這組三件套的餐具,跟我們現(xiàn)在用的西餐餐具形狀非常接近,大小也差不太多。專家認為這應是當時人們進食的餐具。

宗日遺址是目前已知黃河上游發(fā)掘規(guī)模最大、地理位置最西的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遺存。這處遺址出土的骨質刀叉,據碳14測年法測定,有5800年的歷史。骨刀叉的發(fā)現(xiàn),至少說明馬家窯文化時期的人們,已經掌握了制造并使用骨質餐具進食的本領,也說明刀叉這一所謂“西式”餐具,并不是西方人的專利。

責任編輯 / 劉霞  圖片編輯 / 余榮培 

版權聲明

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,未經授權許可,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。違反上述聲明的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
要評論?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,您也可以快捷登錄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