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香記 體味里的“夷夏”之辨


文章出自:中華遺產 2022年第09期 作者: 火火 

標簽: 歷史拾遺   古代生活   

東西方人體質不同、體味不同,對香的認知、制香和用香的方式也有巨大差異。風靡全球的西方香水,是否可以取代中國芳香?

體臭,“四夷”的身份標簽

明朝嘉靖年間,一名葡萄牙傳教士克路士,循著大航海家達·伽馬剛剛開辟的海上新航路,過印度、東南亞,來到了中國廣州。在這座“雄偉的城池”中,克路士驚奇地見到了很多韃靼人——來自中國北方的游牧民族。他們在長城一帶和大明交戰(zhàn)時被俘虜,而后被發(fā)配到了這座遙遠的南部城市。

17世紀,法國版畫作品《調香師的服裝》

克路士在見聞錄《中國志》中說,這些韃靼人給他的最深印象,是膚色發(fā)紅,而且“通常都有一股氣味,腥臭難聞”。據他分析,臭味的來源,是韃靼人習慣“把生肉放在身下準備食用。他們就這樣吃生肉,而且用血涂抹自身,好使自己變得更強壯,使自己在戰(zhàn)斗中殘忍無情”。這臭味是如此濃烈悠長,以至于在“他們進攻中國的地方,如果風從他們的方向吹來,(中國軍民)從味道就可以辨出他們”。

責任編輯 / 陳偉峰  圖片編輯 / 朱浩 

版權聲明

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,未經授權許可,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。違反上述聲明的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
要評論?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,您也可以快捷登錄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