牧牛圖頌 禪風吹拂至大足


文章出自:中華遺產(chǎn) 2024年第09期 作者: 圓白 

標簽: 文化遺產(chǎn)   文物故事   古跡探秘   發(fā)明與技術   

享譽兩宋時期的牧牛圖,世存詩、頌、繪畫等不同形式的作品,不過石刻造像,只有在大足才能一見真容。

寶頂山大佛灣的南崖壁上,有一幅長達29米的石刻組圖。雖經(jīng)風霜洗刷,依然能辨認出水牯牛、牧人等形象,這便是雕鑿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間(1174—1252年)的“牧牛證覺道場”,也稱“牧牛圖頌”,一共由12組圖像和頌詞組成。

由于圖像之間沒有明確分界,當你沿著崖壁邊走邊讀,便會發(fā)現(xiàn),它是一幅關于牧人與牧牛的故事畫,充滿了田園氣息。牧牛圖頌在大佛灣仿佛是“另類”的存在,那么,它有著怎樣的意涵?

責任編輯 / 馬怡  圖片編輯 / 魏嘉澍 

版權聲明

凡中國國家地理網(wǎng)刊登內(nèi)容,未經(jīng)授權許可,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經(jīng)本網(wǎng)書面授權的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。違反上述聲明的,本網(wǎng)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
要評論?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,您也可以快捷登錄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