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中國的絲綢

總第216期
2023
10
  • 貘 似熊非熊 似象非象的神奇動物

    明代《東周列國志》中有一段文字,描寫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周游列國時的情景,他與楚王一起打獵,途遇怪獸,它“似熊非熊,其鼻如象……其尾似牛,其身大于馬,其文黑白斑駁……”楚人不識它,但重耳的……

  • 美色絲中來

    古人通過觀察、認識帶有色彩的事物,將對色彩的視覺經(jīng)驗?zāi)Y(jié)于文字,形成了用于描述色彩的顏色詞匯。商周時期,已經(jīng)發(fā)展成型了完整的絲織品染色工藝技術(shù),先民們使用礦物或植物染料,調(diào)和出各種顏色,令……

  • 綾羅綢緞盡錦繡

    “綾羅綢緞”常被用作絲綢的代名詞,這個詞首次出現(xiàn)在清代小說《兒女英雄傳》中,極言京城之繁華。中國古代絲織品紛繁復(fù)雜,花樣繁多,除綾、羅、綢、緞外,還有錦、紗、綃、絹、紡、縐、綈、葛、呢、絨……

  • 最中國的絲綢 專輯 絲里乾坤

    它是天地化育的精華,至純、至凈、至柔; 它是華夏工藝的凝萃,絕技、絕色、絕美; 它是中國禮樂文化的表征與載體, 是中國連通世界的語匯和橋梁; 它塑造了國人的感觀與審美; 它是中國人的絲綢,是世……

  • 第一縷絲 天時、地利與人和

    桑是“神木”,蠶是“天蟲”,絲是“真絲”……三者的關(guān)系,有著天時、地利、人和的宿命感。絲綢為何起源于中國?到底是怎樣的天賦與機緣,開啟了這段幾千年的傳奇?研究者執(zhí)著尋找著蛛絲馬跡,完成了對……

    作者: 張小溪  

  • 絹 中國人的絲織之祖

    從紡輪到原始織機,絲線被紡織出來,進而編織成片,形成了最早的絲綢——絹。從此,絹與織機共生發(fā)展,絹的工藝越發(fā)完善,而織機也走在進階之路上,為絲綢之豐富奠定了基礎(chǔ)。

    作者: 李粹之  

  • 絲綢 最輕盈 最厚重

    絲綢,如何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大符號?它不僅是一種美麗華貴的衣冠之材,更是書寫中華典籍、構(gòu)成華夏禮制的重要載體。

    作者: 火火  

  • 紗 裁以為衣 其若煙霞

    一則西施浣紗的故事、一襲漢代紗衣、幾件唐代紗片……展示出時人養(yǎng)蠶、織造、設(shè)計的高超水準。輕薄、通透、柔軟、神秘的“紗”,是古人絕技與審美的集合體,也是傳奇。

    作者: 覃妮娜  知琪  

  • 綃:織不盡的詩情畫意

    在絲綢的發(fā)展史上,綃是最神秘的一種絲織品。相傳為鮫人所織,在唐代繁盛一時,后來消失不見,卻又讓人魂牽夢繞。綃究竟有著怎樣的魅力?

    作者: 婉而成章  

  • 漢綺唐綾 異彩奇文多興替

    中國絲綢史上有所謂“漢綺唐綾”之說,可見綺與綾是一脈相承的兩種織物,也可以說綾由綺沿襲而來。為什么“綺”最終被后起之秀“綾”所取代了呢?這個故事,或許要從“綺”在漢代的繁盛一時開始講起…………

    作者: 趙愷  

  • 弄瓦之“紡”

    紡是絲織中的一道重要工序,指的是將絲纖維合并加捻成絲線。轉(zhuǎn)動的紡輪,也化為了“弄瓦之喜”的典故,寄托了父母對女兒的殷切期望。

    作者: 秋辭  

  • 綢 庶民們的心頭好

    從手感粗糙、外觀粗獷的,到手感光滑、色澤鮮亮的綢,(綢)這種深受庶民喜愛的平紋織物,實現(xiàn)了華麗轉(zhuǎn)身??棛C的變革演進,帶給綢升級的動力,也讓它成為了絲織品的通稱。

    作者: 李霜氤  

  • 搗衣聲里閨怨情

    未經(jīng)處理的生絲,顏色灰黃,手感粗糙。必須“練絲”去掉絲膠,方能光亮如新。用木杵捶搗來練絲,即為搗練。杵聲響起,暑退寒來,搗練引發(fā)人們復(fù)雜的情緒,寄托了無限心事。

    作者: 翰欣  

  • 齊紈魯縞 曾經(jīng)“冠帶衣履天下”

    先秦兩漢時,山東地區(qū)可謂全國的絲綢中心。潔白的“齊紈”,薄細的“魯縞”,聞名天下。它們共同記錄了齊魯絲織技術(shù)的高峰,絲綢貿(mào)易的繁榮。

    作者: 王露晗  

  • 消失的綈

    “綈袍更有贈,猶荷故人憐?!痹?jīng)打動過秦國丞相范雎的一件絲袍,是用秦漢時盛行的“綈”制成的。然而,這一絲織品類卻已湮沒于歷史長河中,令今人無從尋覓。綈到底是什么樣的絲綢?

    作者: 莫大  

  • 錦 大漢絲綢西行記

    “錦繡前程”“衣錦還鄉(xiāng)”……在中國絲綢中,錦是最華貴的一種,其價值堪比黃金。它是中國絲織業(yè)的支柱產(chǎn)品,它是開拓絲綢之路的功勛寶物。從西域到歐洲,中國錦曾書寫過怎樣的傳奇?

    作者: 董曉君  

  • “錦”上添花 不平凡的超越

    絲綢之路上的國度,在迎接絲綢這種神奇的東方商品的同時,也在極力追求蠶種、模仿技藝,并形成自身的風(fēng)格,誕生出各式“胡錦”。沾染上胡風(fēng)的絲綢,在一眾傳奇工匠的努力下,實現(xiàn)了錦上添花。

    作者: 周舒  

  • 納石失 蒙古帝國的黃金之衣

    號稱“黃金家族”的蒙古皇室,將黃金用于衣料之中。這一來自波斯的織金錦,有一個異域風(fēng)格的譯名“納石失”。朝堂上的熠熠光輝,曾經(jīng)給來到這個龐大帝國的所有外國客人,留下足夠他們銘記一生的烙印。

    作者: 李瑈  

  • 哪陣風(fēng)吹來“天鵝絨”?

    “天鵝絨”,聽起來像是個進口貨。有人認為,這種織物可能來源于日本,也有人說,它是西風(fēng)東漸下的產(chǎn)物。天鵝絨究竟起源于何地?

    作者: 瀛洲???/a>  

  • 羅 暮靄沉沉的東方浪漫

    “羅衣何飄飄,輕裾隨風(fēng)還”“記得綠羅裙,處處憐芳草”……絞經(jīng)多孔的絲織物“羅”,總與女性的婀娜多姿、繾綣深情密不可分。是什么令羅在詩人眼前、心上留痕,成就美麗的東方情感意象?

    作者: 陶襄  

  • 垂“縐”碧紗衣 獨樹一幟的褶皺風(fēng)尚

    在加捻技法的作用下,面料呈現(xiàn)出凹凸不平的顆粒,如顆顆粟米,又如微風(fēng)吹起的湖面,這便是絲綢中十分特別的一類——縐,它突破了絲綢以光滑為美的風(fēng)尚,展現(xiàn)著另類的風(fēng)情。

    作者: 石釗釗  

  • 緙絲 以絲為筆作畫卷

    緙絲作為從異域沿絲路傳入的織造技術(shù),與最中國的傳統(tǒng)書畫藝術(shù)融合在了一起——通過絲織品獨有的光澤和立體感,對書畫作品的藝術(shù)性進行二次詮釋,至藝至美。

    作者: 袁芳  

  • 緞 點亮素衣的榮光

    在綾羅綢緞中,緞出現(xiàn)的最晚,但因組織結(jié)構(gòu)靈活,于是迅速崛起,占領(lǐng)了絲織物的C位,成為奢侈的代言。平滑光亮的緞織物,你知道它的多少故事呢?

    作者: 褚宜  

閱讀本期完整內(nèi)容

使用微信掃一掃開始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