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貢
鹽井與恐龍造就的歷史名城


文章出自:中國國家地理 2003年第09期 作者: 聶作平 

標簽: 考古地理   地質地理   自貢市   

在中國,因井鹽而興市的惟有自貢,鹽業(yè)曾造就了這座城市的花樣年華。自貢又是恐龍之鄉(xiāng),160多處恐龍化石產(chǎn)地,揭示了1.5億年前侏羅紀中期的世界面目。只是,給自貢帶來盛名的鹽與恐龍,一個已日薄西山,一個始終不能撩開神秘面紗。
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,自貢累計產(chǎn)鹽3450萬噸,超過了此前100年間自貢產(chǎn)鹽的總和,占全國井礦鹽產(chǎn)量的三分之一。圖為鄧關鹽廠。
穿城而過的釜溪河就是自貢歷史的見證人,這座城曾經(jīng)因鹽而興——河灣里,滿載井鹽的商船,千帆競發(fā),(上)而今半城青山半城樓,鹽業(yè)只剩下衰敗后的寂寥。(下)(攝影/繆自平)

鹽井:1001米深處的昨天

釜溪河在自貢城中蜿蜒而過,成為新城區(qū)與舊城區(qū)的自然分界線。新區(qū)大抵是平坦的大道和高聳的樓房,而舊城則滿目高高低低的山巒,一派蔥蘢的綠意。在釜溪河拐彎處,河面稍顯寬闊的地方,一座古色古香的舊建筑——王爺廟昂然立于河岸上。廟下的石壁上刻著“喚魚池”三個大字,相傳是蘇東坡的手跡。今天,這里已成為自貢人熟知的喝茶休閑的最佳去處,這座建于清朝同治年間的古廟,見證了自貢鹽業(yè)的興衰。

自貢號稱鹽都,鹽業(yè)創(chuàng)造了這座城市鼎盛的花樣年華。遙想當年,就在王爺廟腳下的河灣里,千帆競發(fā),櫓聲槳影,滿載著自貢井鹽的商船一艘接一艘地從兩岸青山的倒影中漸行漸遠,出釜溪,入沱江,并在200余里外的瀘州進入長江,將井鹽遠銷到重慶、兩湖和江西等地,直到銷出了著名的川鹽濟楚的典故。

責任編輯 / 黃秀芳 

版權聲明

凡中國國家地理網(wǎng)刊登內容,未經(jīng)授權許可,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經(jīng)本網(wǎng)書面授權的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。違反上述聲明的,本網(wǎng)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
要評論?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,您也可以快捷登錄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