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后的榨油坊


投稿時間:2017年10月15日 投稿人:549911250

作者 那興海

茶油,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之一,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純天然高級油料。它由油茶樹的茶籽加工制成,色佳味香,營養(yǎng)豐富,屬天然綠色食品,國內外營養(yǎng)專家均把茶油與橄欖油相媲美,被譽為“東方橄欖油”。 據史書記載,早在公元前100多年的漢武帝時期,我國即開始種植油茶。福建地處亞熱帶,氣候溫暖,光照充足,雨水充沛,大部分地區(qū)都適宜油茶的生長,是我國油茶中心產區(qū)之一。油茶在福建的栽植歷史悠久,解放前茶油就是福建山區(qū)民間食用油的主要來源之一。新世紀以來,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,茶油的保健功效得到社會廣泛認同,成為高品質食用油。

在現(xiàn)代化的茶油加工企業(yè)不斷涌現(xiàn)的同時,福建鄉(xiāng)村還保留著一些傳統(tǒng)的榨油坊,閩清縣三溪鄉(xiāng)溪源村就有著一座遠近聞名的傳統(tǒng)榨油坊——長順油坊。每年農歷小雪節(jié)氣開始,榨油坊開工榨油,村民們把自己采摘的茶果送到這里加工,前后持續(xù)約兩個月,春節(jié)前結束。雖然現(xiàn)代化的茶油加工企業(yè)不斷提高出油率和油的品質,但仍然有很多村民對傳統(tǒng)小作坊榨出的油情有獨鐘,傳統(tǒng)榨油坊榨出的油雜質少,色澤清澈透亮,味道清新,并含有稻花香氣,遠不是工廠流水線上集約生產的油料所能相比。

據溪源村支書池德團介紹:該村明朝前叫上四都孝寧鄉(xiāng)孝順里,清朝后,改為現(xiàn)在的村名。地處三溪鄉(xiāng)南部,離鄉(xiāng)政府所在地約3.5公里,距縣城35公里。全村土地面積7平方公里,村民在此定居已有四五百年了,現(xiàn)有人口1933人,有533戶家庭,包括七個自然村,姓氏以張、池、鄭為主。村里原有林地七千畝,農田一千多畝,集體茶籽林三百多畝,由于近年茶油市場前景看好,一些林地、農田改種茶籽樹,現(xiàn)有茶籽林三千多畝。目前村里有兩個油坊,一個是傳統(tǒng)的,另一個是現(xiàn)代的,但現(xiàn)代的榨油廠榨出的油不如傳統(tǒng)的香醇。

溪源村這座傳統(tǒng)榨油坊建于清末,由張氏家族三個家庭合建,在當時是有影響的手工作坊,為各家?guī)砹艘欢ǖ氖杖耄S持著幾家的生計。新中國成立后,隨著社會經濟體制的轉型,小小的榨油坊經歷了從個體、家族經營到集體組織生產、分配的轉變,為當地的油茶籽加工生產發(fā)揮了不小的作用。時代變遷,時移世易,改革開放后,它又回到了原主人手里。

據長順油坊牽頭人張宗明師傅說:這個榨油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,建于清末,創(chuàng)始人是他的祖輩張梓恭。張梓恭年輕時在外地的一個榨油坊打工,油坊的老板看他踏實能干,就跟他說,你的技術學得不錯了,還是回家自己辦一個榨油坊吧!后來,他就回到村里與家族的親戚一起創(chuàng)辦了這個榨油坊,取名為長順油坊。初創(chuàng)時,茶籽從外地收購,加工出茶油后銷售。還帶動了村里鄰里們興辦油坊,興盛時村里曾有過四家榨油坊。上個世紀五十年代,公社化運動開始后,只剩下了長順油坊,不過也被集體征用,成為村里的集體財產。1985年,在張師傅等人的爭取下,油坊又回到原有的股東手上。原來的榨油坊一直是用水車作為動力驅動的,1988年水壩被沖毀后,才換成機械驅動碾茶籽了。

長順油坊的師傅傳承到現(xiàn)在已經是第五代了,一位年齡大的師傅(現(xiàn)年77歲)兩年前退休后,現(xiàn)有剩下四個師傅,最大的67歲,最小的52歲,還雇了一個工人。他們從事榨油最長的有三十多年,最短的也有六年多。

每年農歷霜降后開始采果(茶籽),小雪節(jié)氣開榨,主要工作是來料加工。每年開榨前兩個月農戶開始預約,開榨后要連續(xù)榨63天左右,在春節(jié)前結束,因為農家要趕在春節(jié)前把新的茶油上市銷售。油坊日榨茶籽2800-3000斤,日出油700斤左右。因此,榨油期間需加班加點,每天工作15-16小時,由于勞動時間長、強度大、單調辛苦、收入也不多,所以現(xiàn)在的年輕人都不愿從事這個辛苦的工作了。

榨油坊的收益主要是來料加工的費用,無論加工多少,起步價為30元,而后按加工的茶籽餅數量收費,每個茶籽餅3元。加工后的茶籽餅渣歸榨油坊所有,每個可賣6元左右,一個加工季下來,毛利潤七萬多元,扣除機械維護保養(yǎng)和雇工的成本后,四人平分,每人可得一萬多元,平均每天兩百元左右,還不如在外打零工的收入,所以,除了榨油以外,他們平時還通過養(yǎng)豬、種菜等增加一些收入。

據張師傅介紹,傳統(tǒng)的榨油坊之所以能堅持到現(xiàn)在,主要是他們的榨油技術有獨到之處。現(xiàn)代的加工方式除了加工能力強外,在出油率和油的品質上,是與手工榨油沒法比的。由于這個油坊是百年老店,祖?zhèn)鞯恼ビ头椒ńY合后來的改進,從烘烤、碾籽、過篩、桶蒸、做餅、壓榨等,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經過精心加工,因此榨出的油雜質少,百斤油只有百分之一的雜質,色澤清澈,質地透亮,氣味芬芳,味道香醇,存放時間長,一兩年不變質,當然這還要本地產的茶籽,這樣的茶油在市場上銷路好,每斤可賣70元左右。而同樣條件下,機器榨的油有百分之五的雜質,而且味道不夠清新,存放時間短,易變質,銷售的價錢也低一些。因為同樣的茶籽榨出的油比別人的好,產生的效益高,附近的村民都愿意提前預定,把茶籽送到這里加工,甚至百里之外的永泰縣農戶也有把茶籽拿到這里來加工的。

如今,機器加工茶籽油的廠家越來越多,競爭日趨激烈,傳統(tǒng)手工榨油坊的生存也越來越艱難了。雖然每年來他們這加工的農戶很多,但是,由于傳統(tǒng)的榨油坊加工能力有限,而榨茶油季節(jié)性很強,春節(jié)前都必須完成,所以傳統(tǒng)榨油坊每年都忙不過來,很多農戶只能選擇機器加工了。傳統(tǒng)加工的收入本就不高,而人力成本又不斷提高,無法擴大生產規(guī)模,只能眼看著客戶流失。即使面臨許多困難,但油坊的師傅們在長期與當地農戶的打交道中,仍然建立了濃厚的感情,許多農戶關心著他們,經常有人會問,明年還榨不榨了?有的師傅因故沒來上班,農戶會問他是不是病了等等,讓他們感受到了些許溫暖,說明農戶不僅需要傳統(tǒng)的榨油坊,還對祖業(yè)有著難以割舍的情感,使他們舍不得放棄,就這樣一直堅守著。

傳統(tǒng)的榨油方式看似簡單,但要多出油、出好油,還是很有學問的。在他們榨油的一招一式中,飽含著師傅們多年的歷練和經驗,這才是出好油的關鍵。

據張宗明師傅介紹,雖然采摘和曬干不是榨油坊的事情,但這個過程也很重要。首先要把采摘下來的油茶籽曬干,等殼和果肉分離后,才能送到榨油坊來。
    傳統(tǒng)榨油的過程分六個步驟:

第一、烘烤。張師傅說,這是榨油過程中,技術含量最高的部分。烘烤得太干,水分就沒了,油就無法分離出來;烘烤的不夠干,茶籽不僅不易碾碎,做出的茶餅在榨油時,渣質就會溢出來,影響油的品質,有的會使成油的雜質多達百分之二十。我們烘烤的方法是祖?zhèn)鞯模瓲F干,通過翻烤,能否使茶籽達到適宜碾壓的要求,這就全憑師傅的經驗了。

第二、碾磨。過去用水車時,是用石臼舂茶籽,由于受力不均,舂過的茶籽出油率不高?,F(xiàn)在碾盤是整個油坊中最有特色的,與碾盤相連的是一個很大的轉輪,用電機帶動碾盤的運行,碾盤也是傳統(tǒng)的石磨形,師傅將油茶籽倒入槽中,在碾盤上放置一定重量的石塊,在石塊的壓力下,滾動的輪子把槽中的油茶籽碾成粉末。磨出的茶籽均勻了,也能提高出油率。

第三、過篩。把磨好的茶籽,經過篩選,去掉茶籽殼,把能出油的部分分離出來待蒸。

第四、桶蒸。過蒸,把過篩后的茶籽,放到木桶中干蒸,這個過程對火候的要求高,只有恰到好處,蒸汽把茶籽蒸透了,才能把油分離出來,蒸不透,出油就會受影響,也得憑師傅的經驗。

第五、做餅。用制式的餅箍,放上稻草秸稈(秸稈在這里是有著特別的作用的,一是起到出油的導管作用;二是增加茶油的香氣,爾后添充,制成的茶餅,中間要隆起,周圍厚薄要勻稱,這樣在壓榨時,才能受力均勻,提高出油率和保證油品的質量。張師傅說,他們餅箍是自己設計制作的。

第六、壓榨,榨油的模子,又稱“坊模”?,F(xiàn)在有兩種,一種是傳統(tǒng)的,用木頭作的,由一根整木鑿成油床。這根超過百年樹齡的樟木,它是整個榨油坊的“主機”,在樹中心鑿出“油床”,可以裝17塊茶籽餅。壓榨也是采用最傳統(tǒng)的擠壓方式,榨油時,師傅們用鐵砣擺動,把長短、厚薄不均的木楔子打入裝好茶籽餅的油床縫里進行擠壓,通過不斷的加木楔子,把油擠壓出來,由于木頭有彈性,可以提高出油率;另一種是機械的模子,是近幾年作的,可以裝25塊茶籽餅,利用齒輪轉動的方式擠壓出油,效率高,但出油率不如傳統(tǒng)的。兩種模子的榨油方式,都是五十分鐘榨完一次。這個榨油的過程,百年來沒有發(fā)生根本的變化。

隨著時代的變遷,這種傳統(tǒng)的生產方式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(zhàn),被新的機器替代是遲早的事,此外,還有農村勞動力人口的流失的問題。溪源村黨支部書記池德團說:平時在村里的人口一百多人,主要是老人、婦女,小孩子都出去上學或上幼兒園了。大多數人青壯年出去辦廠、經商、打工,村民在廣東、浙江、四川等地辦了八、九十家陶瓷、箱包配件廠,每年回來過年,村里小車有兩百多部,資產最多的高達幾個億。在美國、澳大利亞、非洲工作的應該也有兩百多人。

現(xiàn)在張家的年輕人里,沒有一個想子承父業(yè)的,后繼無人的問題已擺在這個傳統(tǒng)榨油坊的面前。人們在享受現(xiàn)代化生活的同時,對農耕文明留下的傳統(tǒng)生產方式已漸行漸遠,炎黃子孫從古至今,植五谷,飼六畜,農桑并舉,耕織結合,用他們的雙手和智慧,口口相傳,自力更生,為中華民族的發(fā)展壯大奠定了基礎。那漸漸逝去的傳統(tǒng)手工藝凝聚了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,在千百年來的歷史長河中,維系并支撐著中華民族的發(fā)展,我們今天的文明與進步,無不滲透著祖先的智慧和心血。關注并傳承古老的傳統(tǒng)工藝,留住這些千百年來社會發(fā)展進程的符號,可以告訴我們的后人,我們是從哪里來的,哪里是我們的根,使人們穿梭在鋼筋水泥的現(xiàn)代化城市中還能感受到文化與溫暖。

01山村榨油坊

02山村榨油坊

03山村榨油坊

04烘烤茶籽

05茶籽磨粉

06茶籽磨成粉后過篩

07茶籽過篩后用木桶蒸

08茶籽蒸后做成茶餅

09茶餅上架

10固定茶餅

11榨油

12出油了

13成品茶油

14榨過油的茶餅

15榨油坊的師傅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