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尋舊


投稿時間:2018年01月05日 投稿人:執(zhí)小牛耳

 

    成 都 尋 舊
     君子裕

  成都的歷史是悠久的,大數(shù)應(yīng)該是三千年。三千年,坐不改姓,行不更名,諾大的中國,恐怕是絕無僅有了。因此,成都的歷史遺跡很多,大街小巷,無處不有。于是,便想尋訪古老成都的“舊”。
  跟大多數(shù)中國城市一樣,成都的“舊”,已經(jīng)不是過去意義上的“舊”了,幾乎都經(jīng)過了今人的折騰,翻新改造,或者是翻“舊”改造。要想真正發(fā)現(xiàn)一處“舊”,還真不容易。
  這讓我想到了在成都攝影圈赫赫有名的鴛鴦樓。
  鴛鴦樓位于成都市紅瓦寺街18號。十分普通的大門,進門是上世紀(jì)七八十年代,出門是繁華喧囂的現(xiàn)代都市,既夢幻,又真實,或者是夢幻般的真實??梢韵胂?,有多少故事,或歡樂,或悲慘,曾經(jīng)在這里一幕一幕上演。

在都市的繁華與喧囂中,總有那么一些讓人遺忘的角落,布滿歷史的痕跡,令人恍如隔世,仿佛帶我們回到已經(jīng)“被遺忘的時光”。

  鴛鴦樓由兩棟磚混結(jié)構(gòu)的樓房組成,始建于上世紀(jì)五六十年代,距今已經(jīng)超過50個年頭了。這里本是四川大學(xué)的單身宿舍樓,沒有名字。近年來有攝影愛好者發(fā)掘出此地,取名鴛鴦樓,有調(diào)侃的味道,但也十分形象。兩幢樓離得很近,共用兩個樓梯,不離不棄,相親相愛,像極了兩個苦命的鴛鴦。

鴛鴦樓的“舊”,是一種真實的“舊”,絲毫沒有人為的痕跡。這里至今仍有住戶,大家都小心地維護著這種“舊”。

破爛的門窗、凌亂的家具……充斥著歲月的痕跡,穿越時光。像級了電影《功夫》里面的大雜院,如今成了攝影圣地。

  

  “舊”是一種氛圍,“舊”是一種情緒。如果喜歡懷舊,你可以到這里來,聆聽那些逝去的年代靜靜地講述曾經(jīng)的輝煌燦爛。也許明天或者后天,這里就會成為拆遷的主戰(zhàn)場,要想一睹如此原汁原味的舊時光,恐怕真的就“難于上青天”了。

  說到成都的“舊”,則不能不讓人想到位于成都雙流彭鎮(zhèn)的老茶館。
  據(jù)說這家老茶館已經(jīng)有上百年歷史了,真實名稱叫做觀音閣茶館。在川內(nèi),甚至國內(nèi)都相當(dāng)有名,古色古香。
這是真正的老茶館,木質(zhì)建筑看上去一點都不結(jié)實,讓人擔(dān)心什么時候不經(jīng)意間就會垮掉了。這里雖然簡單,卻不失特色,最具代表性的擺設(shè)是“三件頭”:蓋碗、銅壺和土灶。一些竹靠椅、小方桌安靜地站在泥土地上,等候每一位茶客的到來。
這里茶客不多,大多是當(dāng)?shù)氐睦先恕A硗饩褪菙z影發(fā)燒友了,有些不遠(yuǎn)萬里專程到這里,用相機留下老去的時光。

茶館是一段記憶的切片,細(xì)細(xì)咀嚼,歷史就在杯盞間悄悄流走……因此,到這里品茶聊天的人,大都是上了歲數(shù)的老人,他們需要一種精神上的寄托。小茶館成為攝影圣地后,這里有幾位大爺已經(jīng)成為“模特”,專門扮演茶客,維妙維肖。很多攝影“大片”里面,都有他們的身影。

茶館也是休憩、散心解悶的好去處。茶客往往一呆就是半天,要上一杯“蓋碗”,細(xì)細(xì)品嘗,困了,就打個盹兒,想坐多久就坐多久,店家是不會下逐客令的。

彭鎮(zhèn)的老人們偏愛老茶館,老煙桿的敲打聲和老哥子們打牌時扯喉嚨的聲音交雜在一起,定格成老茶館日常的生活寫照。

  而成都的另一處茶館,則人聲鼎沸,那就是位于成都心臟地帶的鶴鳴茶館。

  到成都游玩的客人們想體驗成都的“慢生活”,大多會選擇到這里坐一坐。甚至許多外國游客也要到這里來品一杯茶。
  鶴鳴茶館始建于1923年,是成都現(xiàn)存、全國歷史最悠久的茶館之一,百年的風(fēng)雨歷程也讓它散發(fā)著不一樣的成都味道。想想也真是,這樣的老茶館在文革時期沒被毀掉,也算是奇跡一件了。

冬天出太陽時,到鶴鳴茶館喝一碗茶,吹吹龍門陣,是很巴適的事。

鶴鳴茶館是目前成都主城區(qū)所有茶館中歷史最久、影響最大的茶館之一。

  離鶴鳴茶館不遠(yuǎn),有一片壩子,名叫華西壩。

  華西壩是四川大學(xué)(原華西協(xié)和大學(xué))的老校區(qū),由于歷史久遠(yuǎn),歲月滄桑,這里又是一片尋舊的好去處。
  在華西壩,還保存著許多民國時期的建筑,也保存了許多解放初期,以及文革時期的建筑。華西壩的建筑,從風(fēng)格到布局都獨成一體,融中國古典園林和西方宮廷花園于一體,成為成都唯一保存完好的建筑博物群。
  但這些建筑不知是否重修,或者新刷了油漆,看上去一點都不“舊”。

華西壩鐘樓,曾經(jīng)是成都的地標(biāo)之一。鐘樓上的那口大鐘,一直在走,依然分毫不差。中國現(xiàn)代著名詩人流沙河說,成都的“文化”在兩處,一是少城路的民居建筑,第二就是華西壩。華西壩以自身的建筑、歷史、人文內(nèi)涵已然成為成都這座“來了就不想走”的休閑之都的文化符號之一。

在成都華西壩偶遇到這類中西合璧又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建筑,頗有種似曾相識燕歸來的感覺。這樣的古建筑群,華西壩還有很多。

華西鐘樓高百尺,遠(yuǎn)遠(yuǎn)望去,巨大的白色鐘面、青磚黛瓦、紅墻翼角、拱門渾然一體,虛實相間,景色迷人。圖為在華西壩鐘樓旁邊的荷花池,幾位老友趁著天氣好,共同回憶過去的舊時光。

  到成都,有兩個地方你肯定繞不過去,一個是錦里,一個是寬窄巷子。

  傳說中錦里古街曾是西蜀歷史上最古老、最具商業(yè)氣息的街道之一,早在秦漢、三國時期便聞名全國,但早已不復(fù)存在。我們現(xiàn)在看到的錦里,建成于2004年10月底,可以說是一條年輕的“古街”了。
  這里老街、宅邸、府第、民居、客棧、商鋪、萬年臺坐落其間,青瓦錯落有致,青石板路蜿蜒前行,讓人恍若時空倒流。川茶、川菜、川酒、川戲和蜀錦等古蜀文化如清風(fēng)撲面而來。

由于交通便利,錦里天天都是人山人海。當(dāng)然,大多是外地人。

錦里的仿古建筑做得相當(dāng)不錯,流連其間,你真的會誤以為自己已經(jīng)穿越到三國時代

三國文化與成都民俗是錦里古街主打的旅游文化牌,仿三國建筑在這里比比皆是。

  另一個繞不過去的地方,就是寬窄巷子。

  寬窄巷子號稱成都“最成都”的地方,是較成規(guī)模的清朝古街道,與大慈寺、文殊院一起并稱為成都三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街區(qū)。寬巷子與窄巷子是成都這個古老又年輕的城市往昔的縮影,一個記憶深處的符號。由三條東西方向的老街(自北向南依次是寬巷子、窄巷子和井巷子)以及街道之間的居民宅院組成。
  寬窄巷子古已有之,2005年開始改造修葺,三年后全面竣工。在此之前,寬窄巷子破舊不堪,除了長期居住于此的住戶,少有人來。改造之后的寬窄巷子,修舊如舊,保留了原始的風(fēng)貌,古色古香,也注入了更加濃郁的商業(yè)氣息。

正因為寬窄巷子是“最成都”的,也是被老外稱之為“最中國”的地方,這里每天都游客不斷,人山人海。

應(yīng)該感謝現(xiàn)代工匠們,把這里打造得更具川西民居風(fēng)味,那種古色古香的感覺,似乎傳承了一代又一代。

站在樓梯上俯視寬窄巷子,尤其是在秋天,屋頂滿是落葉,那種古舊的感覺更加濃郁,穿越感更強。

過去年代“土豪”們的深宅大院,依然那么威嚴(yán)而堂皇??梢韵胂螅芏嗄昵?,一個地主老財斜靠在太師椅上,手里拿一桿水煙筒,正在閉目奍神。很多故事,似乎推門就可以知道。

這樣的木質(zhì)建筑,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很難看到了。

與寬窄巷子并排的井巷子,就沒有寬窄巷子的名氣大,游人也少了許多,顯得非常的清靜。

  其實,成都的舊,不只是鴛鴦樓、彭縣老茶館、鶴鳴茶館,也不只是錦里和寬窄巷子。比如武侯祠、杜甫草堂,等等。成都的舊,是一種情緒,一種情感,一種寄托,一種懷念。其實,成都的舊,更是一種血液,已經(jīng)滲透進方方面面,走到哪里,都可以在不經(jīng)意間發(fā)現(xiàn)。

這里是成都的錦繡巷,平時默默無聞,陳舊而寂靜。一到秋天,銀杏葉子黃了的時候,這里便成為賞秋圣地,游人如潮。

錦江邊的九眼橋酒吧一條街,也“倒飭”得古色古香。這大概是為了商業(yè)利益刻意為之吧。

在成都的洗面橋橫街,每天太陽落山,生活在成都的藏族同胞們就會擺出地攤,開始做生意了。這樣的地攤,在成都這樣的國際大都市恐怕也是絕無僅有吧。

在成都郊縣的農(nóng)家樂,也可以發(fā)現(xiàn)這樣的窗口,是不是很穿越呢?

 

 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018年1月3日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文圖作者:君子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