遙遠(yuǎn)的丙中洛


投稿時間:2018年03月13日 投稿人:海的相思

丙中洛,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的北部,一個被稱為人神共居的地方,也有人稱其為上帝散落在人間的桃花源。她靜默地坐落在怒江邊上,十座神山圍繞,遺世而獨立。

丙中洛原名為“碧中”,藏語意為“藏族村”,傈僳族又在原“碧中”的基礎(chǔ)上加上“洛”的音,意為“箐”或“地方”的意思。丙中洛全鄉(xiāng)共有怒族、傈僳族、藏族、獨龍族等10多個民族,是一個三教并存和多民族共居的地方。二十世紀(jì)初,隨著基督教的傳入,丙中洛幾個民族中兼有各種不同的宗教信仰。原始宗教、喇嘛教、基督教在這里共存,宗教文化和民族文化在這里無比的和諧包容。

 

 

 

丙中洛往前走,過朝紅橋右轉(zhuǎn),沿古老的茶馬古道走約二三公里,有一個稱為“怒江邊上的小瑞士”的村子,叫霧里村 ,也稱翁里、伍里,到過這里的人都稱它為“瑞士田園風(fēng)光”,這里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小村落。這里風(fēng)景如畫,怒族人的木屋錯落有致的矗立在怒江邊田野上,伴著裊裊的炊煙,靜謐和諧如油畫般的風(fēng)光美得叫人窒息,每到做飯時間,村子里面就裊裊升起陣陣炊煙。霧里村三面環(huán)山, 一面環(huán)水,初春時節(jié),山上樹木蔥蘢,云霧繚繞,薄薄的晨霧籠罩著裊裊炊煙的小村莊,咆哮的怒江水到了這段峽谷 ,水流也由湍急變成緩緩地流動。只有30多戶人家的怒族山村,屋前屋后都是成片的綠油油的小麥,一座座木屋就象是散落在綠色地毯上的積木,伴隨著天氣的變化,產(chǎn)生出不同的斑斕效果,令人遐想連篇。

秋那桶是云南沿怒江前往西藏的最后一個村莊,屬丙中洛鄉(xiāng)管轄。在怒江地帶,一般來說,凡稱為“桶”的地方,便是怒族、傈僳族聚居地,在怒族語中,桶就是“和平、平安”的意思,事實上,這一帶還分布著普米族、白族等少數(shù)民族,是名副其實的多民族聚居地。在村子閑逛,我們遇到了織怒錦的大媽,翻修木楞房的小哥,他們的熱情和包容,無不讓我們這些外出的旅者感動。

 

 

 

秋那桶的特色是自建木屋,稱為木楞房。木楞房四壁用削皮后的圓木,兩端砍上卡口銜楔一根根一層層壘摞而成,屋頂則用木板鋪蓋,然后在木板上蓋上石板。木楞房的搭建,采用簡單的榫卯結(jié)構(gòu),不需要膠粘釘釘。木楞房沒有承重柱,所以也不需要挖基坑壘石腳。由于建造工藝不復(fù)雜,往往是一家一戶不需要外人幫助,在短時間內(nèi)就可以建起一間房子,而且新房建好就可以居住。再有一點,這樣的木楞房搬遷也很方便,只要將木楞房的每根楞條分別前后左右編好序號記在楞條上,拆了異地原樣重搭就成。

丙中洛,一塊從未被開墾的桃源之地,遺落人間,卻不染塵埃,遠(yuǎn)離一切喧囂。丙中洛,一個南方的神秘之地,一個絞盡腦汁用文字也無法摹狀之地,一個典型的人神共居之地。我們來到怒江,來到雪腳下,聆聽了怒江水的喧囂,欣賞雪的巍峨,見證大峽谷的壯麗,感受少數(shù)民族的善良和淳樸,這種記憶是一輩子都無法忘懷的。在大自然的懷抱里,每一個旅者的心情都一天天在發(fā)生著微妙的變化,這種變化只有在離開高原時,才能在一天天的回憶當(dāng)中閃現(xiàn),我相信高原的靈光已經(jīng)在我的心中永駐,且永生難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