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體演變
篆隸草行楷


文章出自:博物 2015年第10期 作者: 宰予 

標簽: 文化文明   

我們的漢字,不僅文字量、詞匯量龐大,字體也頗為龐雜。有一筆一劃、明晰易讀的隸書、楷書,也有彎彎繞繞、如同天書的篆書、草書。從秦朝小篆,到如今我們熟悉的楷體字,漢字的字體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演變,幾乎完全換了面貌。這進化說來復雜,其實終極目標卻很明確,便是“既好寫,又好認”。

楷書:模范字體,輩份最小

如果你要夸贊某個書法家,說“龍飛鳳舞”、“鐵畫銀鉤”之類的話,總嫌泛泛。來一句“真草篆隸行,五體皆精!”好像就專業(yè)多了!此話何解?原來古人將漢字的書體(即“書寫字體”)分成五大類:真書、草書、篆書、隸書、行書,這五種書體差異較大,書法有極高造詣的人,才能全部掌握并寫好。

“真書”這個叫法,今天我們可能稍感陌生。其實,通常所謂“真書”就是指楷書。而楷書顧名思義,是“可以作為楷模的規(guī)范字體”—我們從小就被告誡“寫字要從楷書學起”,寫好楷書,相當于先學會走路,接下去才能跑,才能寫好行書、草書這類“連筆字”。這個學習順序很容易讓人以為,歷史上也是先有楷書,再有行書、草書的。

責任編輯 / 林語塵 

版權聲明

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,未經授權許可,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。違反上述聲明的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
要評論?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,您也可以快捷登錄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