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科技女神親吻奧林匹克


文章出自:博物 2008年第08期 作者: 陳仲丹 

標簽:

在古代2奧運會起源的希臘,古老的神譜中有12位主管文藝的繆斯女神,曾啟迪著古希臘的燦爛文明,也孕育了奧林匹亞競技。而今日的奧林匹克運動會,不但是各國展示自己體育實力的競賽,也是它們展示科技成果和倡導科技理念的盛會,因為人類走到今天,在社會生活的每個方面,都無法離開科技孕育的甜美果實。
百年來,科技與奧運相互滲透、緊密地聯(lián)系在一起,正是各種科技成果在比賽、訓練、組織、場館等方面的不斷運用,才使得奧運會的規(guī)模越來越大,觀眾越來越多,運動紀錄也無數(shù)次被刷新,這個全人類的盛會,因科技女神的眷顧而魅力無窮。

奧運場館

巧奪天工的人間神殿

誰能想象1896年首屆雅典奧運會,因沒有游泳池,游泳比賽就在海邊舉行,起終點是浮艇拉著的纜繩,泳道用水面上漂浮的南瓜(內(nèi)里掏空)作為標記。誰又能想象,第2屆巴黎奧運會,田徑比賽的場地原本是個跑馬場,場內(nèi)林木橫生、土質松軟、跑道不平,跳遠比賽選手自己動手挖沙坑,跨欄比賽的欄架是臨時用樹枝搭起來湊合的。投擲比賽的器械經(jīng)常碰撞到樹枝,有時擲出的鏈球纏繞在枝杈上,要從樹上取下后再賽。

直到1908年倫敦奧運會,才修建了專用體育場,場內(nèi)的游泳池和跳水跳臺,結束了游泳比賽在海灣和河流中舉行的歷史。1920年比利時安特衛(wèi)普奧運會,興建了一個能容納3萬人的體育場,體育場的煤渣跑道周長400米,這是奧運會第一次使用標準跑道。自此,每一個舉辦奧運會的國家和城市,都竭力營造融藝術和高科技于一身的奧運場館,為運動員取得好成績創(chuàng)造更優(yōu)越的條件,為觀眾欣賞比賽提供更優(yōu)越的環(huán)境。為舉辦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,建筑師獨具匠心,以蜿蜒的奧林匹克湖為背景,出人意料地將主要場館都包容在連綿的半透明懸空頂棚之下,屋頂?shù)臏\灰棕色丙烯塑料玻璃使場館內(nèi)部光線充足柔和,讓觀眾少了日曬雨淋的煩惱,也將體育場館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。

責任編輯 / 徐韻 

版權聲明

凡中國國家地理網(wǎng)刊登內(nèi)容,未經(jīng)授權許可,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
已經(jīng)本網(wǎng)書面授權的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。違反上述聲明的,本網(wǎng)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
要評論?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,您也可以快捷登錄: